11月3日上午,2025-2026年度歲修流域電站首臺A級檢修機組——三峽電站10號機組轉子順利吊出。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數臺銀灰色的轉子吊裝自動插板及智能預警裝置像“忠誠小衛士”般穩穩吸附在轉子頂部,為這一高風險作業增添了科技保障。

三峽電站10號機組轉子順利吊出
三峽電站10號機組轉子直徑超18米,起吊總重量約1800噸,是機組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機組定、轉子間隙只有30多毫米,若定子與轉子發生碰撞,將對設備造成嚴重損傷。因此,每次轉子吊裝作業,精度都需要控制在毫米級。而這次作業,則因為這幾位“忠誠小衛士”的加入,讓檢修現場增添了幾分從容。
“準備就緒,開始吊裝!”上午9時,隨著起重總指揮李詠超一聲令下,龐大的轉子緩緩升起。記者看到10余名檢修人員手持木質插板在定子基座旁上下抽插,確保定、轉子間隙在合格范圍內。與此同時,新投入的轉子吊裝自動插板及智能預警裝置正自動執行該任務,為整個吊裝作業上了“雙保險”。

轉子吊裝自動插板及智能預警裝置
9點18分,6號自動插板裝置頂端的警報系統突然啟動,接到擠壓警報的同時,李詠超下達起吊暫停指令,實現了秒級反饋與響應。
“這個‘小衛士’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突破。”三峽集團長江電力檢修廠電氣三分部主任李焱峰指著正在工作的裝置介紹,該裝置通過磁吸底座固定于轉子,搭載的PVC插板可自動執行抽插檢測。一旦間隙異常,插板卡澀就會造成電機過載,在2秒內觸發報警系統。

在終端查看裝置工作情況
“以前預警全靠吼,現在則是靠信號。”李焱峰簡單的一句話,便說出了“小衛士”帶來的變化。2022年,當時擔任檢修廠電氣檢修部電氣三分部主任的嚴天明帶領智慧檢修QC小組,創新采用電機驅動拐臂結構,并借鑒電梯過載保護原理,把機械力變成電信號,構建出集感知、傳輸、報警于一體的智能系統。目前,該成果已獲12項國家專利,正在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檢修現場推廣應用中。
站在轟鳴的檢修現場,李焱峰說道:“這個智能預警裝置和精準吊裝系統配合得特別好,意味著我們朝著千噸轉輪吊裝智能化作業探索邁出了堅實一步。未來,我們將始終保持創新熱情,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做大國重器的卓越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