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智慧長江與水電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對外合作和學術交流,廣泛吸引實驗室外部力量參與智慧長江與水電科學研究,共同推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設立智慧長江與水電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現發布2023-2024年度申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熱忱歡迎和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積極申請。
一、資助范圍
本年度主要針對以下五個方向的研究內容予以支持,分為“一般項目”和“重點項目”:
方向一:水電能源系統大數據集成
(一)聚焦生產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大型水電站通信運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圍繞大型梯級水電站通信系統運維管理需求,針對故障檢測及處置、預測維護、流量優化等場景,明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選型及應用目標。收集案例數據應用于所選大模型,并進行數據清洗、特征提取、模型訓練、實證分析與效果驗證,評估模型的實際應用價值。
(二)技術探索
圍繞長江上游流域水電能源多源異構數據,開展數據自動化抽取,入庫,智能化分析的端到端的流程優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申請方向:
(1)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整合水電能源的海量數據研究;
(2)大模型高性能自動化推理優化能力研究;
(3)智能化數據服務場景的開發驗證研究;
(4)低資源、邊端、代碼可控軟件系統及國產化硬件上的部署和實施方法研究。
(以上研究數據由申請者在申請書中標明數據來源,如需實際生產數據應在申報前聯系實驗室)
方向二:變化環境下流域氣象水文智慧預報預測
(一)聚焦生產
(1)遙相關因子與氣象預報結合的長江上游流域中長期徑流預報研究
圍繞青藏高原、印度洋極子等外強迫因子,大氣環流等遙相關因子和長江上游降雨徑流之間的復雜關系,構建遙相關因子和氣象數值預報共同驅動的徑流預報模型,開展長江上游流域中長期徑流預報。
(2)融合多源降雨及下墊面信息的金沙江流域短期徑流預報研究
采用數據同化技術構建金沙江流域多源融合降雨序列,收集流域下墊面信息,分析植被分布、土壤類型及冰川凍土覆蓋面積的年際年內變化規律,揭示金沙江流域不同時期徑流成因;結合下墊面信息,分析金沙江流域崗托、巴塘、奔子欄、石鼓、攀枝花等主要水文站點的徑流對降雨響應規律;構建金沙江流域日尺度徑流預報模型,對主要站點開展預報。
(3)基于氣象水文多源信息的水文預報系統誤差智能校正研究
綜合運用氣象學、水文學、遙感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最新成果,深入分析多源數據,包括高精度衛星觀測、地面監測站記錄以及數值天氣預報產品,開展水文模型結構誤差診斷及水文預報誤差傳遞機制研究,構建智能校正算法,用于實時調整預報結果。
(二)技術探索
圍繞長中短期水風光預報預測需求,開展極端氣候事件分析、風光新能源預測等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申請方向:
(1)長江上游流域土壤墑情變化規律及對產流影響研究;
(2)長江流域湖庫極端事件反演及其與極端氣候關系推演;
(3)熱帶海氣相互作用對長江上游夏季極端旱澇災害的影響及預測方法研發;
(4)長江流域極端降水變化規律及其未來趨勢預測;
(5)長江流域云水資源及降水效率研究;
(6)基于機器學習的長江流域季節降水預測研究;
(7)金沙江下游光伏電站超短期區域太陽輻射-發電功率預報方法研究。
方向三:梯級水庫群聯合智慧優化調度及風險控制
(一)聚焦生產
(1)三峽-葛洲壩梯級水庫聯合優化調度風險研究
圍繞三峽-葛洲壩梯級聯合優化調度風險研究,通過辨別和設置基于不同調度目標的風險指標,明確各個風險指標等級和計算方法,建立相應的風險評價體系,評價調度策略和調度過程風險程度,并根據風險程度提供合理建議,為保障梯級樞紐安全運行提供技術支持。
(2)復雜調度場景下梯級水電站常規調度計算體系優化研究
面向金沙江-三峽梯級水電站,優化梯級水電站常規調度計算的控制模式并提升計算精度;分析水電站調度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實際應用場景,建立面向多場景應用的專項調度計算體系。
(二)技術探索
圍繞金下-三峽梯級水庫聯合優化調度及風險控制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申請方向:
(1)遭遇連續枯水年梯級水庫調度保障能力優化與應對策略研究;
(2)水資源統一調度背景下界河水電分電優化研究;
(3)多目標調度背景下梯級水庫庫容釋放及蓄水策略研究;
(4)遭遇小量級洪水梯級水庫優化調度應對策略研究。
方向四: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模擬仿真與智慧決策支持
(一)聚焦生產
(1)支撐受端電網靈活性的巨型梯級水電站多時間尺度調節能力分析方法
研究極端天氣下梯級水電站持續多日電量支撐能力優化分析方法;構建水調邊界限制下梯級水電站調峰能力解析量化方法;探索計及水-電耦合工況影響的梯級水電上下調靈活性精細化建模方法。
(2)短臨期金下梯級電站調峰能力評估與量化模型方法研究
探索影響梯級水電短期和臨近時段調峰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內在關聯,采用新模型或方法構建調峰能力評估模型。在滿足水調和電調眾多復雜約束和邊界限制需求下,精準評估和量化梯級水電未來短期和臨近時段的調峰能力,為生產調度運行提供參考。
(3)全球范圍大型水電站信息庫構建的研究應用
研究構建全球范圍內大型水電站靜態特征信息庫的智能化技術,探究構建世界級水電站動態運行信息庫的自動化技術,發展水電站信息庫的數字、文本信息深度交叉對比技術,國際大型水電站梯級調度運行關鍵指標收集分析評價,構建相關水電站運行信息庫及開發高級應用系統。
(二)技術探索
圍繞金下-三峽梯級水庫模擬仿真與智慧決策、新技術方法應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申請方向:
(1)國產數學求解器的大型梯級水電站多目標優化調度的應用;
(2)AI、大模型等新技術在梯級水庫調度應用研究;
(3)金沙江下游-三峽梯級電站調度關聯信息獲取及處理方法研究。
方向五:生態調度及庫區生態環境安全監測與預警
圍繞金下-三峽梯級水庫調度安全生產需求,開展生態調度及庫區生態環境監測、洪旱災害風險識別與影響評估、衛星遙感定量反演與大數據挖掘技術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申請方向:
(1)變化環境下金沙江下游產漂性卵魚類繁殖條件及其機理研究;
(2)庫區生態環境監測及演變研究;
(3)長江流域旱澇復合災害識別與影響評估;
(4)基于InSAR的庫區滑坡監測與風險預警技術;
(5)基于多源遙感的流域水文水資源監測技術;
(6)遙感大模型與時空大數據挖掘技術。
二、申請要求
1.基金項目申請人原則上需具備碩士及以上學位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國內外從事實驗室相關研究方向的教學、科研人員,年齡不超過50周歲,申請人必須是基金項目的實際負責人。
2.資助項目分為一般項目和重點項目兩類:其中一般項目資助額度為20~30萬元(含30萬),項目研究期限為2年。重點項目資助額度為30~50萬元(含50萬),且必須與實驗室固定人員合作申報,項目研究期限為2~3年。確需持續較長時間的項目可申請延長研究期限。
3.開放研究基金一般項目成果基本要求:發表2篇以上高水平論文,其中SCI檢索的論文不少于1篇且論文第一作者的第一單位為實驗室;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第一專利權人應為長江電力)。
重點項目成果基本要求:發表4篇以上高水平論文,其中SCI檢索的論文不少于2篇且至少有1篇論文第一作者的第一單位為實驗室;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4項(第一專利權人應為長江電力)。
所有基金研究成果應標注本基金項目資助,并在成果鑒定、報獎時署名長江電力和實驗室。實驗室的中文署名格式為“智慧長江與水電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0)”,英文署名格式為“Hubei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Yangtze and Hydroelectric Science, China Yangtze Power Co.,Ltd., Yichang Hubei, 443000”。專利統一要求為公司作為第一專利權人。其他要求視項目內容進行增加。
三、申報程序
1.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開始受理項目申請,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6日。
2.申報單位須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并簽署審核意見。
3.申報單位及個人應按相關要求提交項目申請書1份(以郵戳日期為準),同時報送電子版文件(包括申請書word版、蓋章后的申請書pdf掃描版和匯總表)。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朱韶楠
電話:13477192589
E-mail:zhu_shaonan@ctg.com.cn
通訊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西壩建設路1號
郵政編碼:443133